
开海青岛渔民等待“好网头”
来源:ayx官网登陆 发布时间:2024-11-19 01:14:06
青岛日报社/观海新闻讯 9月1日讯 1日清晨的西海岸新区积米崖码头,空气中都弥漫着期望的气味。等待了四个月,“靠海吃海”的渔民们跃跃欲试,等待在开海后得到大海的奉送。
鲁青新渔60567船的船长闫波在码头和渔船之间奔走,不断地进行着最终的物资承认和检查作业。在作业的空隙,闫波抽暇和记者聊了几句。他的船长度挨近35米,雇了七八位工人。“一天下来,光人工费就要六七千元,还有柴油费七八千元,再加上冰块、日子物资、网具磨损等本钱,收成欠好是要赔本的。”闫波说。
因而,闫波在动身前就在心里盘算着能捕捉到什么。“依照从前的经历,灵山岛邻近的产值往往不错,出海后实在就去那邻近先试试‘手气’。”以闫波为代表的渔民们都把鲅鱼、刀鱼和鲳鱼作为首要的捕捉目标。在收成不错的情况下,闫波一船往往能捕获1-2万斤刀鱼、数千斤鲅鱼,一船的营收能到达两三万元。从事捕鱼职业十余年,闫波和记者说,履行伏季休渔准则以来,鲅鱼、刀鱼、鲳鱼等首要品类的产值明显增多。“期望本年能多点‘爆网’的时机,收成高一点。”
对收成充溢等待的,还有鲁青新渔60888船的船长李肖刚。在开海前一个多月,李肖刚就进入了“预备形式”:从一开端的保养渔船、修补渔网,到接近阶段的加注柴油、运送冰块,每一个环节都让他激动又慎重。“我要做好最齐备的预备,期望出海的时分能有个‘好网头’,把新鲜的海货带给岸上的顾客,也能为船上的弟兄们讨个好收成。”李肖刚说。
天气炎热,在李肖刚的船上,不少船员挑选赤膊上阵做预备作业。其间,郑旭春和王国辉正在冲洗一批橘红色的塑料布,周围摞着不少白色的塑料筐。这些塑料布但是大有用途。等刀鱼、鲅鱼上船,工人们会第一时间将其装进白色的塑料筐里,加冰保鲜,并用塑料布进行掩盖,从而对货品外表的鳞片进行维护,保证上岸的时分渔获物新鲜如初,卖个好价钱。在这艘船上,每筐容量30斤的塑料筐有1000多个。李肖刚等待每个塑料筐都能装满货品。
承受采访的空隙,李肖刚的妻子搬着一箱方便面、一箱功用饮料在岸上呼喊他接应。为渔船转移日子物资,“船嫂”在尽一份力的一起,也期盼着老公能平平安安归来。开海后,一艘渔船承载着七八个家庭的期望,驶入大海深处。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)